第十一届深圳市学术年会之学术沙龙“深圳市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对策与建议”,于2019年11月17日在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举行。本次学术沙龙由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举办,由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承办,出席专家有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凤亮教授,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为理研究员,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杨建先生,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化产业发展处处长熊德昌先生,深圳大学社科部副主任刘懿萱女士,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周建新教授,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教授李新风先生,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副院长李健教授,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胡鹏林博士,另有黄玉蓉老师、温雯老师、宗祖盼老师、李丹舟老师等参与学术沙龙。本次学术沙龙由周建新教授主持,王为理副院长、刘懿萱副主任分别代表主办方和深圳大学致辞。
深圳市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凤亮教授提出“以文化品牌打造助力深圳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李凤亮教授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出发,以城市文明典范、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等先行示范区要求为原则,指出未来深圳应当着力文化品牌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四点意见:1、文化品牌创新需坚持高品质。文化品牌不在多,而在精,一个高品质的文化品牌,可以穿越国家、民族、政治的边界,强化其巨大的辐射力。2、文化品牌创新需把握国际化。世界一流的文化城市,常采取高端文化设施集聚、形成矩阵效应的方式,达到震撼的效果,深圳需要借鉴伦敦西区、巴黎左岸、纽约百老汇、新加坡滨海湾、香港西九文化区。3、文化品牌创新需追求独特性。4、文化品牌创新需注重新营销。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为理先生,回顾了深圳文化建设的历程:第一个阶段是1983年开始,连续三年整个深圳市的财政收入的1/3全部投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第二个是1999年,深圳就已经提出了“文化立市”战略,到2003年市委正式采纳和实施文化立市战略,成功进入设计之都,全球阅读典范城市等;第三个就是深圳确立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这是一次新的飞跃。在这个新阶段,就涉及到跟国际一流城市对标的问题,需要建立一套标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个建议:第一,要真正对标国际一流,建成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首先是文化设施的水平要达到国际一流。第二,文化活动也要有大师。首先考虑的不是一个满足市民基本文化需要,而是要怎么样能够打造这个城市的文化品牌,比如申报世博会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第三,要强调要有核心文化城市,跟世界级的核心文化城区相媲美。第四,发展高端文化产业,确立文化中心地位。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杨建先生,从文化立法角度给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他认为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可以归结为“法治”和“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首先,不仅要在文化产业领域加强立法,还要创新法律适用范围,文化企业走出去之后,探索文化法律域外适用的问题。其次,关于创新文化与文化立法。我们在研究文化产业的时候,在研究文化市场、文化品牌、文化消费的时候,有没有可能为文化的各个领域的发展,包括深港、深澳的交流,如果能建立一种新的模式,在立法方面下一些工夫,也能够建立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体制环境和法律环境。再次,作为先行示范区,我们可以做到立法先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都先进行文化立法,然后推动文化产业进步和文化发展,我们要打造城市文化典范,必须顺应互联网和大数据等发展趋势,立法先行,建立完善的文化制度。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化产业发展处处长熊德昌先生,重点介绍了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真实情况:2017年深圳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是7.9%,2018年数据暂未核定,全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是4.3%,深圳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仅次于北京,比上海、广州、杭州等都要高。深圳文化产业在创意设计、动漫游戏、印刷等领域在全国影响力较大,但在空间、人才、高端产业链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目前深圳还是延续2011年的文化产业政策,新的政策正在出台之中,但很多扶持政策因为其他原因出现阻力。针对目前深圳文化产业各领域发展情况,我们认为可以尽快推进如下举措:一是积极推动制度创新,在《意见》中提到在文化产业领域要加快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中心建设,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办法,注重区级产业政策的互补,形成全市一盘棋的政策格局。二是加速文化产业发展。这也是《意见》提出的发挥高新技术的优势,加强文化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支持大数据、云计算、5G、AI等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也要发挥好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作用,支持文化创业创新,打造文化科技产业的集聚区。三是进一步提升创意文化产业竞争实力,坚持以创意设计引领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聚集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设计机构和设计企业来到深圳,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同时加快筹办深圳创意设计学院,支持高效、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与国内外知名的专业设计院校的合作,打造创意设计人才培育的高地。四是推动大湾区合作。大湾区规划纲要提出了很多方面,包括深港、深澳以及其它城市的合作,意见也提出要深化粤港澳文化产业的合作,在这方面我们也在进一步调研,了解各区的相关情况,在这方面争取形成协同发展的局面。五是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加强园区规划指导,鼓励文化企业参加三旧改造,争取建设一批有优势的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方面的主题园区。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平台的建设,整合文化产业上下游资源,提高集约化水平。六是进一步促进文化和相关产业融合。结合参与旅游示范区建设和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创建,进一步加大力度,积极开发公共文化设施,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壮文,同时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意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文化+的发展,培育新兴的文化业态。七是推进文化贸易,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又是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前沿,应该在文化贸易方面有所提高。除了继续办好文博会之外,我们要支持深圳文化企业走出去,我们新的政策对深圳文化企业承担国际性的活动和展览也给予资助,同时也鼓励深圳企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和销售网络,引导企业扩大对外贸易。另外就是引进国际的文化活动,在深圳设立分会场,进一步提升文化引领,引进国际文化产业机构和企业。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李新风教授,高度评价了此次学术沙龙,认为这是深圳文化理论和文化建设方面的真正权威和内行的发言,是深圳文化最强大脑。李新风教授以自己最近在深圳特区报上发表的关于先行示范区文化建设的文章为出发点,以近期广州文化会议为例,重点探讨“文脉和文象”。文脉就是文化传统精神层面的东西,就是它的根和魂,就是它的灵魂精神;文象是体现这种文脉或者体现这种精神或者灵魂的文化的外在的表现形式。深圳的文脉要有这么几个层次:第一,深圳不管建设大湾区还是先行示范区,应该是中华文化或者是大中华之下的大湾区,所以深圳未来的文化建设一定还要传承中华文化精神,这是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深圳怎么在这个特定的特区、特定的先行示范区的建设中,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精神,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深圳特区40年来所建构起来的深圳精神。此次广州新观察论坛,有一个广外的女教授谈到广州精神,就是“温暖”,深圳需要总结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深圳精神。第三,我们要关注区域文化传统。如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等,或是更泛意义上的岭南文化,都要加强总结、传承、弘扬。在理论及其宣传方面,要有更大的自觉、自信和自强。在文象上,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文化设施建设,要有悉尼歌剧院、北京国家大剧院、巴黎埃菲尔铁塔这样的文化地标。此外,在机构、人才、文化品牌方面,我们要加大力度,做出与先行示范区、全球标杆城市相匹配的典范。
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副院长李健教授重点探讨了人文湾区的相关问题,重点在于弘扬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建议:第一是从学术研究的层面,要加大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力度。第二是社会实践层面,要提高人的人文素养、净化社会风气。第三层面是要开展理论创新研究,同时把理论创新研究落实到实践层面,把中华文化的精神落实到社会实践层面。第四个层面是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大力繁荣市场文化。第五个层面是要深入开展文化交流,不仅限于粤港澳大湾区,也不仅限于全国,而应该在世界范围内。粤港澳大湾区处于一带一路的核心地带,它连接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文明在这里汇聚,带来的文明碰撞是十分典型的,应该把握好这种交流机会,通过交流实现文化的融合。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周建新教授,针对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要素,重点分析了各种指标体系。第一,全球创意城市的标准有9个要素,它是一个城市是否是创意城市的主要的观察的指标,比如说我们的文化馆、博物馆、剧场等等。第二,在此基础上又有一个新的标准,包括硬件、城市历史、城市文化精英、开放性、网络、组织能力等8个要素。第三,GaWC关于全球城市有一个分级,这是目前关于城市分级里面里面最权威的排行榜,GaWC评选的标准有13条,其中9至12条跟文化密切相关,它是创意城市的一个主要观测点,对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有借鉴意义。第四,澳大利亚ThinkNow的评价体系包括三大因素,31个门类,162个指标,1200个数据点,三大因素包括创意的源头、软硬件设施和网络或者市场。按照它这个标准,深圳排到第52位,但是我们还是在第二等级,还是在创新枢纽方面,按照国际创新城市排行里面,我们还不是创新的核心,但是我们远远高于创新的节点、创新受影响的城市和创新的启动者。第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搞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目前有7大类别,包括文学之都、电影之都、音乐之都、民间手工艺之都、设计之都、媒体艺术之都和美食之都,深圳在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当中是设计之都。通过这些评价体系,为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建设要素进行更科学的筛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评价的指标体系。到底什么样的城市才真的能够称之为全球的区域文化中心城市,通过哪些指标、哪些要素或者元素来体现,这可能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我们这个课题设计者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我们针对这些指标,深圳还有哪些不足,还有哪些短板要补齐,这是我们今后要考虑的。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胡鹏林博士,作为本次学术沙龙的项目承担者,针对各位专家提出的文化品牌创新、文化指标体系、文化立法、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圳文脉与文象、人文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要素和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回应,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为深圳市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所作出的研究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