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7日,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文化项目策划与管理”课程主讲教师温雯副教授带领艺术学理论研二学生、文产院部分博士及研究助理前往坪山区,先后参访坪山文化馆、坪山美术馆、坪山图书馆、大万世居和坪山雕塑艺术创意园,以学习研究坪山独特的文化现象和发展路径。
首先,文产院一行在坪山文化馆王俊馆长的带领下参访了馆内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包括书法室、器乐室、舞蹈室、录音棚、合唱室、阅览室等空间。随后,王俊馆长在会议室向师生介绍了坪山文化馆的三大特色:一是文化活动品牌化,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进园区、进厂区、进社区、进校区,开展了市民文化节、“花儿朵朵开”坪山少儿晒艺大舞台、非遗文化市集等系列文化活动,同时在全区范围内举办“叩响艺术之门”的公益艺术培训课程,为市民们提供丰富的业余活动;二是坚持原创、鼓励创新,创立了音乐创作营、舞蹈创作营和戏剧创营三大原创品牌活动,并邀请深圳本土艺术家在坪山进行在地创作,确立了以“文艺创作营”为核心的精品生产模式;三是狠抓人才、培育新生力量,在本土挖掘与培养文艺人才,壮大坪山本地的文艺队伍。此外,馆长也提出未来将以全新的文化馆为依托,联动各个街道分馆建全域均等化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坪山时尚又年轻的文化格调。
随后,师生来到坪山文化聚落,先后参访坪山美术馆和坪山图书馆。坪山美术馆作为中国第一家区级当代美术馆,以“打开世界,超越边界”为艺术探讨的出发点。师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欣赏了馆内当下展出的作品,并重点参观了“深圳当代艺术家系列”活动中王川的个人绘画展览,从画作中发现其由写实到抽象绘画观念的转变。坪山图书馆作为坪山文化聚落首个对外开放的板块,坚持着“正而新、小而精、特而亮、惠而美”的发展思路,将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设计、运营全过程,打造了绿色图书馆的坪山样板。坪山图书馆的特色文化空间尤为令人印象深刻,如“大家书房”中各领域大家的书房风格以及展出的本人代表作,“星光书屋”中以“诺贝尔文学奖”、“文津图书奖”、“茅盾文学奖”等标签分类的书目陈列,“音阅空间”中的数字留声机设备、黑胶唱片设备等等。
在简单的休憩后,文产院师生来到大万世居。这座建于康熙乾隆年间的客家古村落规模宏大,客家文化气息浓厚,是全国最大且保存最为完整的方形客家围屋之一。在讲解员的讲述下,师生了解了大万世居的建造历史及其开基祖端义公和曾氏远祖曾子的故事。随着参观的深入,“打斗叙”、“舞火龙”、“油纸伞”、“蓝染”等客家生活场景与传统技艺缓缓展现。两百多年来,大万世居樯瓦虽旧,但精神日新。师生重点参观了端义公祠。宗祠是内围龙的中心建筑,分前、中、后三堂。中堂内侧墙壁上保存有光绪三十一年的壁画和书法。宗祠内还悬挂着清乾隆、嘉庆年间的“赞政宏才”、“州司马”、“急公好义”三块木匾。宗祠后为上天街,由一排居住用的小院落与魁星楼组成。最后,师生们来到客家婚俗文化展厅,厅内不仅陈列了旧时的婚书、请柬等,同时还保留与还原了客家传统的婚庆布置与婚庆用品,彰显客家传统生活方式与浓郁的人文风情。
本次调研的终点站是坪山雕塑艺术创意园。园区集雕塑、油画等艺术形式于一体,汇聚多位深圳本土雕塑家及其工作室,形成大师工作坊、休闲空间、独立工作室、艺术摄影、特色餐饮等多元化业态布局。师生自由参访了刘玉田雕塑工作室、申红飙雕塑、镂空体景观雕塑《丰乳肥臀》、A1和A2艺术展厅和森林面包店露营地。其中,在A1楼和A2楼之间的大型雕塑《桥》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该雕塑的手臂像翅膀般有力地承在两栋楼之间,以体积的庞大展示力量,令人震撼。
在本次调研中,师生不仅深入了解了坪山的公共文化服务,也了解了深圳客家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和特色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和运营。坪山文化的发展不仅依托其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更得益于2017年成立的坪山文化智库的巨大能量,在政府部门、文化智库和市民参与的共同努力下,走出一条独特而前沿的坪山文化创新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