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教授李新风,笔名李心峰
一、《艺术学升门十年寻迹:艺术学理论十年学科发展报告(2011—2020)》
李心峰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
《艺术学升门十年寻迹——艺术学理论十年学科发展报告(2011—2020)》通过三个部分内容,或按年度,或从总体,或详细,或简略,以不同的叙述方式,多维度、多层面对艺术学升门十年间的学科发展予以全面立体的观照、总结、概括,为艺术学科提供“编年史”性质的读本,记录下学界并肩奔赴留下的历史印迹,与读者一起重温那段极不平凡的学科发展道路。
上编《艺术学理论年度学科发展报告》,是自2011年初艺术学升门开始到2020年末这完整的十年共九个年度学科发展报告。下编《总报告》,包括两个总括性报告:一篇是《艺术学理论十年发展研究报告(2011—2020)》,从十年的总体着眼,以新的站位、新的视野、新的视角重新进行了概括、阐释、评述。另一篇是《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十年分析报告(2011—2020)》,是对十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发展、演化的情况进行的梳理、总结、分析。《附录》收录四篇文献,是受原文化部科技教育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委托,参与或主持四个艺术学科五年学科发展规划的调研、总结与未来五年发展趋势展望学科调研报告写作过程中,留下来的资料。
二、《纪思——门类学科背景下的艺术学探索》
李心峰著(安徽教育出版社)
李心峰教授作为我国新时期艺术学最初的倡导者、艺术学的学科反思学科建设的践履者、艺术学走向学科独立的有力推动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艺术学升门以前,发表了大量的艺术学研究著作与学术论文。自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诞生以来,李心峰教授以持续饱满的学术热情紧紧追踪学科前行的脚步,立足学科发展的实际,有的放矢地探讨一系列热点、焦点、难点话题,发表了一系列学术成果。本书是著者在这艺术学理论最初“一纪”成果选粹,选编了著者十二年间就一系列为大家共同关注甚至引起争论、争鸣的问题所发表的代表性成果,以此作为艺术理论一纪历程的一个个案,一个纪录,一面镜鉴。全书30余万字。
三、《中国艺术通识》
李心峰、孙晓霞主编(中国社科出版社)
在人类文化系统中,艺术历来都是最为生动丰富、最具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时代心声的华彩乐章。中国是艺术的国度。今日中国的艺术是一座万紫千红、生机盎然的“万园之园”。本书努力为广大读者绘制一张简明清晰的“导览图”。
不同于大多数着眼于“历时性”维度的“艺术史”的导览图,该书着眼于“共时性”的维度,将中国艺术看作一个由不同的要件、不同的子系统——就艺术而言,主要是指中国艺术的基本门类,按一定的结构所构成的复杂系统,精心绘制出“艺术体系”式的中国艺术导览图。本书之所以采用“艺术体系”的方案,是因为这种叙述模式对于广大读者系统了解中国艺术,有其显而易见的优势,比较易于在相对少的时间内,从整体上、宏观构架上系统地把握中国艺术的一些要件构成、结构关系,掌握有关中华艺术的一些核心的、基础的、必备的知识。而且,运用这种方案撰写的比较简明清晰、系统完整的通识类中国艺术读本,过去较少出现。
本书依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艺术体系研究”结项成果,从当代中国艺术体系的总体图景的宏观视野入手,将今日中国艺术划分为四大家族,再一一具体到每一种艺术门类,在经纬交织的叙述中,为人们打开中国艺术园地的地图,引导大家走进中国艺术“万园之园”,领略其中的无限风光。
四、《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上、下册)
李心峰主编
《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上、下册)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课题结项成果,从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中择取37个备受关注、充满争议的、重要的、基础性的“主题”(包括核心概念、重要论题、基本学科)进行集中探讨,通过对各“主题”理论内涵发展衍变脉络的史学回顾与梳理,凸显20世纪艺术理论的学术焦点与研究价值,系统呈现了20世纪中国现代艺术理论学术成果的发生、发展全景,对我国艺术学基础理论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本书自初版以来,深受业内认可,尤其受到相关专业大学生、研究生与青年教师、科研人员的热烈关注。此次增订再版,在原书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增设了新的核心主题,内容更加丰富,规模更为宏大。新增设“元艺术学”“比较艺术学”“艺术人类学”等主题及“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理论著、译书目”,书目以近70页的篇幅,收录1900—2019共120年间我国艺术理论著、译文献1200余条,具有珍贵的文献索引价值。
五、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中国艺术体系研究”
李新风(笔名李心峰)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