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日报 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让红色文化焕发时代光芒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登
5月10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理论研讨会在南昌召开。会议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建》杂志社、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指导,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财经大学主办。本版摘登部分专家主旨发言,以飨读者。 ——编 者
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
韩庆祥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一方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提是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新时代的“中国具体实际”能够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理解“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理清“中国具体实际”的历史演进过程,更加深刻地认识“两个结合”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具体实际”主要是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它主要体现为社会主义革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它可以概括为以社会主义现代化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的内涵,就中国而言,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就世界而言,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必然要求我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更好地彰显出来。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如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等,具有世界大同、协和万邦、兼济天下、和平和睦等丰富思想元素,与中国式现代化所提倡的价值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理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滋养。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当立足“中国具体实际”,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加以更加全面、准确的概括,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来源、实践本源和文化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立胜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第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来源。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提供了思想基础。这里的“文化”是指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其次,习近平文化思想发展了无产阶级文化观,将文化视作社会中全体人民思想的智慧结晶,服务于全体人民的共同福祉。最后,习近平文化思想延续了毛泽东思想中有关文化建设的内涵,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党的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
第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具体实践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本源。思想不是空中楼阁,理论的发展也不是概念的抽象演绎,必须根植于具体的实践过程,习近平文化思想亦是如此。一方面,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积累的丰富文化建设经验,为探索新时期文化建设路径提供了有益借鉴。另一方面,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导向,文化建设也必须着眼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发展目标,聚焦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提供了思想文化资源。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特征,又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离不开对中华文明智慧结晶的继承。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这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综上所述,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肌理,把握其理论精髓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正确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二是有利于明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克服“文化决定论”的错误倾向。三是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克服文化复古主义的错误倾向。四是有利于正确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新成果。
“第二个结合”开拓中国文化发展新境界
清华大学教学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委员会主任、教授
邹广文
置身于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社会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文化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基本的特征,是这个国家和民族所有“具体实际”中最重要、最深层的“实际”。“第二个结合”的核心价值诉求,就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培育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第二个结合”在当代中国的成功实践,极大增强了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实践之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让我们成功实现了思维方式的转变——传统与现代并非是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成就的。那种视民族传统为走向现代化“包袱”的观点经不起推敲,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试图贬低中华文明历史价值的“西方中心主义”论调更站不住脚。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中国式现代化有着强大的文化支撑和深厚的文明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赓续历史文脉,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综合性视域中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引领人类前进方向的文明新形态。
面对新时代提出的“第二个结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不啻又一次思想解放,为我们打开了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实践途径和民族文化发展方向的新思路,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培育起来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推进到了一个新境界。
我们要以更坚定的文化自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力量。人是现代化的目的指向,而文化又是人的存在方式,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实践必然关注文化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的伟大事业,人民群众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主体。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亦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要努力推进全民族的人文素质提升,使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都真正经历一场现代化的文化洗礼。
挖掘当代民间文献有利于资政育人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张海荣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是永葆民族精神独立的关键所在。诠释和彰显富有独立性的民族精神,必须有厚重历史文化的支撑。抢救挖掘当代民间文献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留存、积淀及传承我国厚重历史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并在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于这一实践历程,自上而下地看,可谓是一部战略出台、政策跟进的制度变迁史;自下而上地看,又是寓群众生产生活于贯彻战略、执行政策之中的基层治理史。抢救挖掘当代民间文献,有助于翔实地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历史,生动地反映广袤中国不同地域人民的艰苦奋斗历程,此乃对中国精神的有力诠释。
当代民间文献囊括范围较广,涵盖所有“非官方收藏的当代史文献资料”,包括私人生产的文献资料,如个人填写的表格、家计资料,乡镇(公社)、村(生产大队)等机构和单位生产但散佚于民间的文献资料,民间流通、收藏的实物或影像资料等。以农村基层财务文献为例,它们大都是到户、到人的过程性资料,账目记录较少受到外力因素干扰,具有丰富性、日常性、实证性的特征,能够生动地呈现基层社会图景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制度文化。借助20世纪50年代冀北地区一个乡文书卸任时留下的财务移交表,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乡长没有专用办公桌椅,乡文书反而有。由于乡长更多时间在下乡,乡文书帮助乡领导干部处理了诸多公务。在信息不畅的环境下,基层党组织的干部如何沟通协调工作?党的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如何立足于传统并改造传统?党的基层组织生态当时是什么样子?结合民间文献,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基层干部勤勉地工作,既是党的优良传统的体现,也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如“做事不能偷奸耍滑,否则会遭人白眼,子孙后代也难抬头”等。总之,当代民间文献所记录下来的“有人在场”的历史资料,既有利于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更有助于资政育人,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历史、更自信地走向未来。
内在结合本质上就是相互建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左亚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内在结合,而不是外在的机械叠加。所谓内在结合,一般是指两种理论因双方的需要而相互交融、相互会通。这种结合的基本形式有三:
一是相互交感。“交感”是哲学中的一个术语,指对立双方交互作用、交互感应、彼此吸引。对立双方因相互需求、相互吸引而产生相互感应,擦出“电光火花”。二是相互成就。二者结合的成果,就是相互成就、相互扶持,进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三是相互补充。以往,很多人讲内在结合,往往只讲相互契合,甚少提及相互补充。实际上,世界上几乎所有代表文明进步力量的文化成果都有其契合之处,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发生内在结合,除了相互契合外,还因为互通有无而产生了相互补充。例如,东西方文明的辩证法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其思想原则、价值取向皆有差异,在很多情况下,一方所阐明的,往往是对方所忽视的,这就使得它们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扶持,从而相互成就。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结合本质上就是相互建构。所谓相互建构,一般是指两种文化理论通过平等对话和交流所开展的双向改造、双向创建和辩证互动。这种相互建构主要包括三种形式:
一是双向反思。理性的反思首先表现为自身反思。只有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反思,才有可能看到问题和不足,才有可能自觉地与异质文化实行内在结合。二是双向吸收。两者之所以能够实现内在结合,是因为双方都可以向对方吸收有益的、合理的东西,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单向吸收、单向借鉴,既不是真正的内在结合,也不可能长久。三是双向创建。双向创建的目的是通过相互改造确立新的有机文化生命体。通过双向创建,产生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新的文化生命体,中国人才能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以数字技术赋能红色资源活化利用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文化数字化与文化创新发展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
周建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赓续红色血脉,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红色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资源,既要保护传承好,又要活化利用好。当前,数字技术应用不仅为红色资源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更为其活化利用开辟了新的路径。
以数字技术赋能红色资源活化利用,要正视困难与挑战。当前,一些红色资源在保护传承上面临诸多问题,如自然侵蚀、人为破坏等,迫切需要进行抢救性修复和保护。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对红色资源挖掘不够、整合乏力,如收集整理材料碎片化、传播手段单一、场景互动和情感联结不强等,活化利用的深度和效果均有待提升。
要理清理论逻辑。在发展理念上,应推动“从文化积淀论到文化流动论”的转变,形成红色文化“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共识。要深刻认识到,红色资源具有文化价值、时代价值和经济价值,理应赋予其新的表现形式。要创新业态、丰富功能,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让红色资源实现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要创新发展路径。一是对红色资源进行数字采集与加工、修复与再现、资源整合与共享,通过高精度扫描和建模等技术手段,建立和完善数字档案,使红色资源得以更好保存,让公众更全面、更便捷地了解红色文化。二是以数字技术对红色资源进行“解码”和“编码”,丰富内容、打造产品、延伸内核、创设场景、创新途径,催生红色文化旅游新业态。三是搭建红色资源的数据关联、创意转化、交互体验三者互嵌共生共融系统,解构传播者与受众的二元对立关系,实现大众化的社会价值共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江西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李春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世界范围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提出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和根本任务。新时代,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擦亮马克思主义这一鲜亮底色,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做到以文化人和立德树人同向同行。
江西财经大学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深化红色教育,形成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办学特色。比如,将根植于江西红土地的“映山红”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江财红”之中,培养“有志、敢为、有为、有情”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优势,学校坚持构建“三化四进四环”铸魂育人体系,打造“一品五维六翼”实践育人品牌,“江财红”文化育人氛围浓郁。
着力解决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培根铸魂难、育人体系融通难、铸魂过程协同难的问题。做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坚持以文化人,强化精神价值塑造,贯通人才培养过程,创新人才培养形式。同时,整合力量,强化整体性的长效协同。
首先,以“三化四进四环强铸魂”强化红色文化育人顶层设计,全方面、全过程将浸润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内在要求转化为育人实践。以理论教学专题化、实践教学生动化、教研活动学术化探索红色文化育人新路径,将红色写进人才培养方案、植进课程大纲和教案,将荣誉评价计入学生档案,将先进典型事迹宣传与师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红色文化融入学生“入学、在校、离校、荣校”全过程,构建铸魂“四环”新机制。其次,通过“三融入一结合促融通”,将“映山红”融入思政课教学、校风学风建设、学生思想教育、社会实践之中,全方位融入红色文化和校训精神,使“映山红”内化为“江财红”。最后,“两协同一考核保发展”是强化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系统思维,通过强化系统思维协同校内力量、加强合作交流协同校外资源、构建考核机制强化教育实效等措施整合资源力量。
版面编辑:范嘉欣 任为 王楠
制图:赵一越
编辑:汪凯凡
复审:查婧雨
审签:邹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