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舟,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长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博士(专业:文化研究),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C类),南山区“领航人才”C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文化,文化治理,文化理论及批评。
一、学术论文与著作
1. Danzhou Li, Qing Wang, You Wu, Shuting Zhong. “The representation and agency of artistic interventions in community in mainland China.” Space and Culture (SSCI Q1), 2021. https://doi.org/10.1177/12063312211046778.
2. Danzhou Li, Shuting Zhong, Qing Wang, Lifei Chen. “A cultural approach to preserving squatter settlements: the case of Treasure Hill Village in Taipe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SSCI Q2), 2021. https://doi.org/10.1080/13527258.2021.2010234.
3.LI, Danzhou. “Cultural Memory in Mainland Immigrants’Settlement of Taiwan: a Case Study of Zuoying Naval Veterans’Villages.” In Dynamics of Community Formation: Developing Identity and Notions of Home, Robert Compton, Ho Hon Leung, and Yaser Robles (ed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7. pp57-78. ISBN: 978-1-137-53358-6.
4.LI, Danzhou. “Defining Culture in the Heritage Preservation of Taiwanese Veterans’Villages: The Case of Zuoying.”In Citizens, Civil Society and Heritage-making in Asia, Yew-Foong Hui, Philippe Peycam and Michael Hsiao (eds). Singapore: The ISEAS-Yusoflshak Institute/ IIAS/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cademia Sinica, 2017. pp281-304. ISBN: 978-981-4786-15-7.
5.李丹舟、李凤亮,《英国城市再生的文化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学习与实践》(CSSCI来源期刊),2017年第7期,页116-125。
6.李丹舟,《朱天文小说的空间想象与文化乡愁》,《南通大学学报ž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2017年第5期,页88-95。(2018年3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
7.李丹舟,《作为问题域的城市文化治理:基于要素创新的深圳经验分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2020年。即出。
8.李丹舟、王青,《城市更新的“文化转向”——以深圳工业遗产的空间改造为例》,《文化研究》(CSSCI来源集刊),第31辑,2017年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页230-240。
9.李丹舟,《“新城市•新文化”:深圳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文化嵌入机制与路径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国家一级出版社),2019年10月。个人专著(23万字)。
10.曲舒文、李丹舟,《“唱作人”作为方法——论流行音乐的原真性和作者性》,《文艺理论研究》(CSSCI来源权威期刊),2019年第1期,页72-81。
11.李丹舟,《城市再生的可行路径:文化的嵌入机制与策略分析》,收录于王晓主编,《开放引领国家未来:第五届中国南方智库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页211-228。
12.李丹舟,《全球城市视阈下的都会想象与文化身份:以朱天文的台北三部曲为例析》,收录于黄卫平等主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第16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页221-236。
13.李丹舟,《深圳文化发展四十年》,收录于陈文、谷志军等著,《奇迹城市——深圳城市治理40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页115-140。
14.李丹舟,《城市文化治理的深圳经验:以“图书馆之城”建设为例》,《深圳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页51-60。
15.李丹舟,《作为技术化媒介的身体:论艺术介入社区的第三种话语》,《台湾文化研究季刊》,2019年9月号,第167期,页2-24。(双向匿名评审)
16.李丹舟,《反思“竹篱笆”:台湾眷村的空间构成及文化保存》,《21 世纪》,2015年4月号,页101-117。
17.李丹舟,《“文化转向”:都市空间治理的斡旋逻辑与民间路径——基于台北市宝藏岩历史聚落的对岸视角》,《上海城市管理》,2015年第3期,页 67-72。
18.李丹舟,《论都市地景与电影美学的二元互动——以台湾宝藏岩历史聚落的影像空间呈现为例》,《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页 81-85。
19.李丹舟,《一次想象力的返乡实验:论台湾当代艺术家侯淑姿的左营眷村影像》,《美育》(全国艺术学核心期刊),2014第 4 期,页 32-37。
20.李丹舟,《人在异乡为异客:以新界的粉领地区为例论香港客家文化保育》,《惠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4 期,页 5-9。
21.李丹舟,《南宋张炎“词源”之雅正说探微》,《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页 10-15。
22.李丹舟,《论电视肥皂剧的内在运行机制:一个结构主义的视角》,《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页 87-91。
23.李丹舟,《上海苍穹下——初探电影苏州河的城市书写》,《电影评介》,2009年第 381 期,页 30-32。
23.李丹舟,《科学中的诗性光芒——瑞恰慈心理批评模型的审美因素缕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 30 期,页 29-32。
二、科研项目
1.“创意聚合”视阈下城市文化的治理机制及其实现路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19CH191),2019-2021,主持
2.城市再生的文化嵌入机制与路径研究:以深圳为例(GD16XYS09),广东省“十三五”哲学社科规划学科共建项目,2016-2019,主持,已结项(良好)
3.基于深圳市旧城改造的文化逻辑与内在机理研究(2016WQNCX128),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人文社科),2017-2018,主持,已结项(合格)
4.深圳市城市更新的文化治理机制与路径研究(135C004),深圳市“十三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7-2018,主持,已结项(合格)
5.视觉文化研究的人类学转向,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教师扶持项目(16QNFC13),2016-2019,主持,已结项(合格)
6.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重大研究课题,《深圳发展质量研究》(20160331),2016,参与“文化质量评价体系”一章,已结项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网之道,中央网信办项目,2016-2017,参与“‘互联网+’背景下的文化治理”一章,已结项
8.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研究(18ZD01),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018-2021,参与“子课题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创新探索”
9.华人学者中国文艺理论及思想的文献整理与研究(18ZDA26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8-2021,参与“子课题四:海外华人学者现代中国文学研究”
10.深圳市罗湖区国际化街区创建研究,深圳市外事办横向委托项目,参与“深圳市罗湖区国际化街区创建的文化规划”一章,已结项
11.丰富的深南大道:全球超大城市现代化发展视域中的深圳研究,深圳市委宣传部横向委托项目,参与“深南大道的想象”一章,在研
12.中国文艺工作者通识读本:美学核心素养,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中国文联文艺出版报刊精品工程资助项目,参与“近现代的美”一章,在研
三、教学课程
本科生:《东亚文化与社会》2016-2017第一学期,2017-2018第一学期,2018-2019第一学期;《视觉文化》2018-2019第二学期,2019-2020第一学期,2019-2020第二学期,2020-2021第一学期;《城市与文化》2019-2020第二学期,2020-2021第一学期;
研究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2020-2021第一学期
四、社会服务
1.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文化产业卷”编写工作
2.获邀为中共广东省委主管主办的《南方》双周刊撰文“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文化发力”,2019年第20、21期,页48
3.入选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库,参与相关专项资金评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