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深圳正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结合深圳实际,以《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为总抓手,努力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深圳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行动方案》也正在起草中,将为深圳未来文化发展画出规划图、路线图和施工图,推动深圳文化建设实现新的跃升。本报从今天起,围绕“深圳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这一目标,采访深圳和全国各地的著名专家学者,共同就深圳如何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出谋献策。敬请读者关注。
有“旅行圣经”之称的全球知名旅行指南出版商《孤独星球》,最近公布了“2019年世界十大最佳旅行城市”榜单,深圳作为唯一入选的中国城市排行第二。而“创意”“艺术”成为被推介的关键词,深圳的上榜理由是“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城市”“中国的‘硅谷’”“设计之都”“汇聚大量创意人才”……在这本颇具权威性的旅行杂志看来:深圳最美的,是人,是人文。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孤独星球》的这些评价与深圳近些年来在城市建设中的追求不谋而合。今年深圳提出在实施《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的基础上,推动深圳文化建设实现新的跃升,努力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11月1日闭幕的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则提出规划建设深圳歌剧院等“新十大文化设施”,以对标国际一流城市、着眼城市未来发展需要。可以发现,深圳正在积极探索铺就一条迈向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的高速路。
那么,深圳目前尚需补齐的文化短板是什么?如何打造深圳独特文化品牌?应如何提升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和综合实力?带着这些问题,深圳商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广东重点智库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李凤亮教授。
对比纽约东京 尚需补齐四大文化短板
提起“全球文化中心城市”,纽约、东京、伦敦、巴黎都是当下公认的、拥有鲜明文化个性的国际一流城市。对照之下,李凤亮认为,深圳文化快速提升,但目前尚有四个文化短板需要补齐。“第一个短板,是文化资源缺乏更深的积淀。作为一个新兴的移民城市,深圳走的是一条采撷、集中、汇聚全球文化资源进行开发转化的路径,但从文化自身来讲,深圳需要形成独有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积淀。第二个短板是文化创新和文化品牌塑造能力仍显不足。从文脉角度讲,对自身文脉和本土文化发掘不够,尚未形成足够的全球性文化地标及文化品牌,大型文化设施集聚还没有形成。第三个短板是国际级的文化人才储存量不足。文化的核心靠人,目前深圳汇聚了大量科技人才和设计人才,跟科技人才相比,高端文化人才集聚还需破除体制机制樊篱,突破发展瓶颈。第四个短板是创意爆发力不足。深圳率先提出‘文化+’提升产业动能,但自身文化生产、文化创意体现不足。文化可以快速提升,但同样需要一个积淀过程,文化是流动的,但流动过程中更应当强调品质。”
要努力建设成为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就不能回避自己的短板,“深圳在文化设施、文化投入、文化技术这些硬要素方面走在全国甚至全球前列,但是文化人才、文化创意、文化品牌、文化资源这些软要素方面我们有很大不足”,李凤亮说,“深圳当下是科技走在传统文化的前面,需要去思考文化人才、文化原创意、文化品牌、文化资源的汇聚和提升,包括文化传播和文化价值观,这些软要素如何达到有效提升。”
善用湾区资源 走出新兴人文湾区模式
“城市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前不久在《深圳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行动方案》的起草工作会议上提出,“深圳要建设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就要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和综合实力”。而观照当下,深圳的城市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都相对偏弱,还达不到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高度、强度、远度,李凤亮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发展上,深圳要发挥核心引擎作用。”
10月27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研究联盟揭牌成立。该联盟由李凤亮教授所在的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发起,并联合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恒生大学、澳门理工学院等粤港澳大湾区内外相关文化产业、文化创新、湾区研究等领域的18家机构共同组成。“联盟经研究后初步结论是,粤港澳大湾区是深圳目前文化创意升级转型和打造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绝佳历史契机,”李凤亮说,“湾区一体化建设绝不仅仅是经济一体化、科技一体化,更要注重文化湾区、人文湾区的营建。全世界几大湾区的发展模式各有特色:纽约是‘金融+创意文化’,旧金山是‘科技+新兴文化’,东京是‘现代产业文化+创意’,而深圳甚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应该以‘文化+科技+创意+金融’四重叠加形成自身独有的、跨界融合湾区的发展模式。”
在粤港澳大湾区联动的前提下,深圳如何在湾区内找准定位和路径?李凤亮建议:“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经济科技功能,深圳都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带。深圳要充分发挥核心引擎功能,取长补短,变成大湾区联动平台,吸引全球的文化资源、科技资源、创新资源来深汇聚,走出一个新兴的人文湾区的模式。这是深圳文化创新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应打造成为中国新一轮发展的创新引擎,而深圳应该成为其中的核心品牌,善用湾区优势,打造中国新一轮新兴文化业态的发达区、文化金融融合的先导区、对外文化贸易的先行区和国际文化交流的示范区,持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全球文化创意的新的增长极。”
打造文化品牌 只有“创新”一条路可走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所创造的文化奇迹有目共睹。作为深圳文化发展的观察者和亲历者,李凤亮认为深圳在迈向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道路上,目前已经拥有五大优势:第一是开放观念优势,第二是市场机制优势,第三是科技创新优势,第四是金融支持优势,第五是跨界融合的业态优势。“深圳应在现有优势上,找准着力点,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李凤亮说,“城市品牌可以是综合性的呈现,如伦敦纽约;也可以是单项性以独特地标来突出,如悉尼歌剧院、香港西九文化区;或者是国际级的活动来呈现,如爱丁堡艺术节、戛纳电影节……可以说,文化是城市品牌的内核,而城市是文化品牌的载体”。
在他看来,对于深圳这样的“非资源禀赋型”新兴城市而言,要想快速提升影响力、打造文化品牌,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创新”。深圳在时尚产业、文化创意空间等方面都大有文章可做,李凤亮建议深圳取法新加坡,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地标群,打造自己的独特文化矩阵。“美丽的滨海风貌,较少的本土文化资源,国际化城市的定位,是深圳与新加坡的相似之处,也为深圳在文化品牌建设上追赶新加坡奠定了基础。不过相比之下,仅就‘地标群’这一项,深圳就与新加坡相距甚远。深圳有地标,但大多只是千城一面的商业高楼,并非有个性的艺术建筑,因而也就缺失了唯一性。”
因此,对于深圳提出建设深圳歌剧院等“新十大文化设施”,李凤亮为之点赞之余又提出建议:“深圳经济特区先后有三代文化设施,而第三代‘新十大文化设施’的升级代表了市委市政府对文化重视程度的提升,也预示着文化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文化设施怎么建?建在哪里?怎么使用?我建议第一要科学合理安排,尽可能相对集聚,形成矩阵效应,这是全球文化中心城市建设的一个经验。第二要加强设计感,标志性的文化设施首先要形成标志性的空间。”他最后总结,放眼全球,深圳文化品牌提升需要另辟蹊径,不断创新,必须走四条路:坚持高品质、把握国际化、追求独特性、注重新营销。如是,才能穿越国家、民族、政治的边界,强化其巨大的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