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亮的学术脉络越来越开阔,转向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文化研究,致力于探索最前沿的文化现代化命题。他搭建起自己的研究团队,走出书斋,深入实践,与深圳、与广东水土共振,声气相求。
到深圳采访李凤亮教授的时候,他刚刚给广东省文化产业与新媒体青年人才培训班的学员上过课,主题是“新时代、新文创、新业态”。他认为,“不论是严肃的人文学者,还是媒体行业的年轻人,当今都必须面对学科边界的模糊化这个事实;很多问题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要学会协同他人和被他人协同”。从广州暨南大学到深圳工作十年,李凤亮已不再是当年开口就讲米兰·昆德拉、讲文化诗学、讲海外华人诗学研究的文学教授。他的学术脉络越来越开阔,转向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文化研究,致力于探索最前沿的文化现代化命题。他搭建起自己的研究团队,走出书斋,深入实践,与深圳、与广东水土共振,声气相求。2016年,在深圳大学当了8年副校长的李凤亮调任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作为高校管理者又有了新的天地与作为。同时他仍然身兼广东省重点智库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并担任博导、多个国家及省级重大社科项目的负责人,工作强度之大,常令旁人难以想象。
探索推动通识教育 培养有“家国情怀”的新型人才
对于在南方科技大学的工作,李凤亮聊得最多的是通识教育。南科大90%的教授来自海外,60%来自全球排名前100位的大学,他们身上都有通识教育的深刻烙印。现在理工科的学生也并非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沉闷”。李凤亮感叹,“这一代孩子,很多人从小学音乐、绘画、舞蹈,人文艺术素养非常好”。南方科技大学对于通识教育、文科建设非常重视。10月中旬,南科大发起主办了“全球一流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建设”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外几十家著名理工科大学一起来探讨:在文理工医交叉融合、学科边界日益模糊、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在理工科大学办有特色的文科,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我相信这个会议对南科大这样的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理工科大学的未来发展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作为全校的共识和团队努力的方向,南科大陆续建起了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并正在积极筹建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等,“我们的理念非常清晰,一定要致力于培养有人文底蕴、人文精神的未来科学家和创新型企业家,让他们能够持续地、长久地发展,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综合素养、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转型源于时代需求 “跨界”是文科发展重要趋势
回顾李凤亮的学术道路,他的几次学术转型都非常引人注目。从以昆德拉研究介入比较诗学、以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重绘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地图,现在转向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文化研究,致力于探索最前沿的文化现代化命题,李凤亮认为这与其说是个人的选择,毋宁讲是时代的需求。李凤亮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日益呈现出跨界化、对策化、国际化的趋势。今天,一个严肃的人文学者必须面临学科边界的模糊化,学者在知识储备、研究模式和思维方式上都要有应对能力,既不能漫无边际,又不能固守陈规,这是很大的挑战。作为新兴的文科发展方向,“跨界”是一个重要趋势。“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在今天可能比以学科为导向的研究更有价值”。
李凤亮特别举例道:“这次我们申报中国语言文学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就设立了‘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的二级学科方向,这是深圳的特色,也想着力解决本地的实际问题,结果各方面反响非常好。如何将传统的中文研究、审美研究、文化研究,与面向未来的文化产业、文化创新的发展结合起来,推动引领社会文化?大家倾向于认为,深圳不妨一试。这或许也是传统人文学科创新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谈及做学问与现实的关联,李凤亮感受颇深——要在每个领域敏感地找到前沿的问题并深挖下去。他觉得,学术研究有很沉潜很传统的一面,但即使是研究儒家文化,或者古典文论、政治伦理,也要思考它和当代发生了什么联系。人类的历史是一条长河,从来都是流动不居的。正是因为流动,才要找到今天和过去的呼应方式。学术研究一方面是跟历史呼应,另一方面要跟现实和未来互动,要回应当下的现实生活和未来的可能走向。
面对面 人文学者应意识到 来自现实和未来的挑战
羊城晚报:您能如此不断拓宽学术视野,主要的驱动力何在呢?
李凤亮:我的硕士、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蒋述卓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山大学程文超教授,他们对我影响很大。同时,过去的工作经历也给了我良好的训练。当然,转型也跟工作岗位的变迁、城市的转换很有关系。要从一个人文学者变成学科带头人,必须要有相对宽广的研究领域,足够支撑一个团队的发展,让你的团队跟城市、区域发展形成有效互动,这样人文研究才不会成为无本之木。
我调到深圳工作后,也必然会形成视野的转换。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都在南山区,“文化+科技”这个概念热遍全国,最早就是从南山区开始的。后来我们写了一本书《风起南山——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深圳之路》,就是通过解剖南山这个“麻雀”来辐射全国。我近年持续关注文化科技融合问题,有一个基本结论,就是今天的企业实践已远远走在了理论研究前面,科技走在了文化前面,科技企业的文化自觉远远高于文化企业的科技自觉。想到这些,真是令人感到紧迫。人文学者应该意识到这种来自现实和未来的挑战。
羊城晚报:但您的行政工作如此繁忙,会影响学术研究吗?
李凤亮:繁忙的管理工作确实会极大地削减阅读写作的时间,但回过头来说,行政工作也会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启发学术研究。在暨大读书及刚留校工作时,我最多同时兼任四份秘书工作。填了多少表、熬了多少夜,难以尽数。很多人觉得不屑——青年学者为何要浪费这个时间?但我真的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对于后来形成系统性学术思维以及开展团队研究都有助益。
人物志 李凤亮
1971年12月出生,江苏阜宁人,博士。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人文中心讲席教授,兼任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文艺理论、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出版专著、合著25部,发表论文100多篇。
心推荐 《枢纽》:关注知识的命运
我最近正在读一本书——施展的《枢纽》。这本书是从纵向的大历史和横向的大世界角度去关注知识的命运,关注今天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所应起到的作用。与其说我推荐这本书,不如说是我推荐了人文学者这一种怡然自得研究、又以学养反哺社会的方式。这也是我的一种追求。
一句话
“作为年轻学者,一是要沉潜治学,心气要先静下来,明确将学术作为自身的志业;二还是要强调奉献,对学术、集体、社会的付出,脱离了国家、时代和社会的学术,有时会显得很轻;再就是保持对现实的关注,实现经世济用;最后,要打破学科封闭,在大历史、新时代中找准“问题”,跨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