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 要
文化数字化是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在建设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引领下,深圳应加快创新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路径,通过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公平竞争等手段,为文化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生态系统。
深圳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引领下,深圳应加快创新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路径,通过打造“数字湾区”,进而建设“人文湾区”。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2023年,深圳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75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8%左右,支柱性产业的地位不断巩固。为进一步推动深圳文化产业数字化,需深入贯彻《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中的各项改革措施,特别是针对文化产业领域的改革措施要细化落实,确保改革红利充分释放。同时,结合《深圳市文化产业高质量规划(2021-2025)》等战略规划,深圳应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路径,通过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公平竞争等手段,为文化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生态系统。
一是加强文化产业政策创新,出台更多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支持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二是加大对文化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三是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投身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深圳将能够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文化产业支柱地位,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为全国的文化产业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推动数字文化产业转型
深圳作为全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其产业生态在互联网信息服务内容、互联网游戏服务、文化软件研发及互联网广告等多个细分领域均展现出卓越的创新能力。深圳在网络视听、电子竞技、人机交互、智能文化软件等新兴领域催生出一系列新的文化产业增长极。这不仅凸显了数字文化产业在深圳经济版图中的重要地位,也预示了其在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成为驱动深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文化数字化背景下,深圳应进一步探索数字化技术在文物博览、文化旅游、影视演艺等传统文化产业领域的创新应用,同时形成一系列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新型文化产业模式,如数字电竞。这些文化新业态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体验,也将为全国的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经验。
优化文化产业链布局
深圳市凭借其坚实的制造业根基、发达的商贸服务体系与高效的物流网络,成功打通了文化制造业的产业链条,在影视设备、高端视听设备、无人机技术、印刷包装等关键领域均有突出表现。面对科技进步与新兴文化消费需求的双重驱动,高端文化制造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深圳应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整合与协同创新,形成更加完善、高效、具有韧性的产业链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制造企业与知名品牌。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应用场景等措施,不断提升这些领域的技术水平与市场占有率,为深圳文化产业的持续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此外,深圳还应积极构建“制造+销售+服务”一体化的文化生态体系,强化文化产业链的服务支撑功能。通过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文化产品交易平台、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教育、科技等相关产业的跨界融合,不断提升文化产业链的整体效能与附加值,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便捷、个性化的文化消费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深圳应努力提高品牌、技术、渠道等多方面的市场占有率,巩固并扩大其文化产业领先地位。
扩大文化产业品牌影响力
深圳市在文化产业领域已构建起一系列具有全国乃至国际知名度的品牌体系,如华强方特的“熊出没”、腾讯的“王者荣耀”等知名文化IP,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代表。同时,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大芬油画村等文化产业园区,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产业集聚效应,成为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标杆。深圳文化产业品牌数量的激增与影响力不断扩大,彰显了其在全国文化产业版图中的领先地位。
当前,深圳已初步形成数个千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产业链上下游衔接紧密,但相较于国际知名文化品牌而言,其国际影响力仍有待提升。因此,亟须以文化企业为驱动,激发产业创新活力,通过品牌建设、市场拓展、国际合作等多种手段,共同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文化品牌。深圳应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平台搭建等多种方式,促进产业要素的高效集聚与优化配置,加速形成更多的千亿级甚至万亿级产业集群,为深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开展文化数字化系列工程
文化数字化是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深圳应积极落实这一国家战略,开展文化数字化系列工程,促进“数字湾区”和“人文湾区”建设。
第一,开展文化数字化产业发展建设工程。推动深圳文化产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应用,建好新型基础设施和孵化平台。丰富数字文化服务类型,加强新的文化场景,建设线上线下、在线在场的深圳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建设深圳数字文化体验园,打造一批沉浸式体验型智慧景区。
第二,开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培育工程。依托深圳“文化+科技”的发展优势,加快集成全息呈现、数字孪生、多语言交互、高逼真、跨时空等新型体验技术,促进动漫游戏、电子竞技、超高清视频、艺术培训、文化旅游等领域新兴业态集聚发展。
第三,开展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工程。支持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发挥平台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的发展提供确权、评估、匹配、交易、分发等专业化服务。【本文系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深圳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与创新研究(SZ2023D005)”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文化数字化与文化创新发展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二级教授、博导 周建新)